诵读经典 声动红安丨福歌:重读报告文学《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有感

2021-05-29 11:15   ·

红安网消息  《诵读经典 声动红安》是红安县融媒体中心与红安县教育局联合开办的一档文艺类广播节目。栏目于2017年开播以来深受广大听众朋友喜爱。栏目开设“听见你的声音”、“诗词天地”、“好书阅读时间”、“家长慧”四个板块。通过朗读,引领大众朋友在经典诵读中,汲取精神营养,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发挥媒体力量。

v♪ 点击收听   福歌:重读《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有感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红安人民广播电台fm95.6,欢迎收听《诵读经典 声动红安》广播节目。我是主播一颖《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是军旅作家所国心、董滨深入我们红安县实地采访三个月之后写出的一篇长篇报告文学,于1985年刊载于《解放军文艺》。文章发表后,产生了极大的社会震撼力。至今,这篇《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仍被称作歌颂红安的鼎力之作。

长期定居于深圳的红安老乡福歌,平时就经常把工作生活的感悟写成诗文,并有多篇作品在中央和省级报刊发表。福歌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心系家乡发展,为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感到欣慰和高兴。而近期他重读了《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这篇报告文学,并于4月26日在深圳写下了一篇读后感和一首诗。今天的节目一颖就和大家来分享福歌的这篇文章:《重读报告文学<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有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篇题为《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的报告文学,让我的家乡——湖北省红安县一夜之间,声名遐迩。这篇作品,开篇就写道:“这里过去叫黄安,现在叫红安。地理教科书上说,这里属于大别山的东段。这里曾是红四方面军的大本营,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队列中,曾经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红安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名红安籍。从这里走出了二百二十三名将军,产生了两任国家主席董必武(代主席)、李先念。”

著名文学评论家冯牧当时评论说:“这篇作品,以清新洗练、刚健多姿的描述,使我们看到了‘红安人’的坚强的心、善良的心和富有无限创造力的心。”同时还说:“他们手执简陋的武器,同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作战,只用了二十来年时间就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人民共和国;但是,当他们以同样的忘我精神来和另一个敌人——‘穷困’作战的时候,却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才打开了迈向‘小康’生活的大门。这就是红安人民的历史,这也可以说是全中国人民的历史。”

时隔三十六年,在建党一百周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重读军旅作家所国心、董滨采写,《解放军文艺》刊登的这篇报告文学,抚今追昔,感慨良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那一代将军和英烈离我们渐渐远去了,然而,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气节和功绩,将世世代代昭示信仰之美、使命之重、英雄之气、志向之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一百年来,无论是顺利还是挫折、甚至失误,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年代,英雄的红安儿女,始终都一往无前,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在著名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抢建战场上,其建设主力军,即有3000多名来自红安!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还同时调配参加了雷神山医院建设。在万家团圆、新冠肆虐的特殊时刻,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冒着严寒,逆向而行,与死神赛跑,令世界称奇!这绝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红安人“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精神品格的鲜活印证。

从夺取革命胜利、到打开小康之门、再到实现全面小康,这一百年的红安史,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个缩影。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们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时刻,作为革命老区和摘掉全国重点贫困县帽子不久的红安县一名游子,作为深圳经济特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一名对口帮扶干部,重读《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怎不令人心情激动,心灵震撼,再一次受到洗礼?怎不令人深思:红安及每一位红安人,将怎样不负新中国首个以“红”字命名的县——这份褒奖和殊荣!既要自豪这里走出了200多位将军,更要铭记这里为革命长眠的14万英雄儿女!感而填词一阕:

江城子·重读报告文学

《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有感

三支主力战旗扬,漫山冈,卧疆场。亮剑惊沙,铁血吐衷肠。九死一生犹未悔,先烈志,怎能忘!

将军两百是同乡,耀星芒,照前方。小小铜锣,当可奏安康!但愿九泉灵有慰,红土地,永留芳。

福歌被《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这篇报告文学深深感动,而我们也因为他所写的这篇文章产生了共鸣,我们能够深切的感受到红安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的大变化,但也不能忘却这片土地上曾经历过的磨难和艰辛。在录制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一颖也与福歌老师深入交谈,了解到他创作这篇文章的背景。因为远在深圳不能来直播间直接录制,但福歌老师还是用红安乡音,真情实感的录制了一段音频,来与我们分享他的创作背景。

“众里情思唯大别,百年梦想有惊雷。

座中多带铭镌绩,红色基因哪用猜。”

这是我描写一次老乡小范围聚会的七律诗中的四句话,也是我《重读报告文学<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有感》一文的创作起因。

事情是这样的,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依照苏东坡《满庭芳·三十三年》韵律,填了一首词——《满庭芳·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并托家乡红安县有名的书法家周耀华老师帮我挥毫书写。

4月中旬,周老师顺便带来他精心创作的这一书法作品。在深圳的几位老乡在谈到我们党的光辉历程的同时,纷纷情不自禁地说起自己家的和村的革命史,有一位的祖父还是敬爱的董老——董必武的好友李愈友,座中大部分人都有红色的家史。我不禁想起红安当年“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这句话,它反映了红安人民坚定跟党走、誓死闹革命的意志和情怀,这意志和情怀,真是如山似海。由于种种原因,红安的革命史既雄壮,又带有几分悲壮。大家就自然地聊到对红安革命史的进一步宣传,进而就聊到,在众多的宣传红安革命史的文艺作品中,报告文学《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堪称经典,有必要重读和续写。

随后,我就在“红安网”上查到该报告文学扫描件,下载打印,反复重读,多次热泪盈眶。于是,又填了一首词——《江城子·重读报告文学<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有感》,并写了比较长的序言和注解。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多位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修改,这里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位清华大学的博士、也是我的老同事发来微信说:当年,该报告文学《中国青年报》全文转载,看完心灵震撼,不为其它,而是为这片土地上的热血精神所感动,文中有一句:巴勒斯坦有这样的母亲早就复国了!这位博士所指的“这样的母亲”,应该就是红安许许多多的“兰大娘”吧。

以上就是这篇读后感的写作背景,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前辈和老师批评指正。

注:1.“亮剑”,电视连续剧《亮剑》主人公的主要原型,就是红安籍将军王近山。2.“惊沙”,同名电影《惊沙》,讲述了1937年,红安籍将军秦基伟临危受命,率领300多名西路军战士,困守孤城3日,最终胜利突围。当年鏖战地,黄沙滚滚来,导演第一反应就是“惊沙”,而不是“金沙”。3.“铜锣”,传唱至今的《黄安谣》唱道,“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伴随着革命号子《黄安谣》,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并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这里,走出了两支长征队伍——红四方面军和重建的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五军还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这里,红军主力西征和长征后,重组的红二十八军和红军游击队在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边,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这里,又是新四军敌后抗战的重要支撑点,还成为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战场;这里,在黄麻起义后,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党的组织不散,武装斗争不断,革命的红旗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