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红安:长胜街上话变迁

2021-04-07 15:23   ·   ·

长胜街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原名正街,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大革命时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沿街有光浩门遗址、七里坪工会、郑位三故居、苏维埃银行、食堂、红军经济公社、红四方面军指挥部、革命法庭等。

58岁的长胜街居民彭艳梅在整理店面货架上的收款二维码。2014年,在广东打工近10年的她回到长胜街,把房子改造成了商铺。

位于七里坪镇张家湾村的华润希望小镇,总投资1.3亿元,占地约26公顷。这里既有现代建筑,也有传统民居,荡腔锣鼓、大布绣活、农家酒坊等民俗元素汇聚于此。

红安县红虹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生产红薯热干面。

红安县红虹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销售收入7800万元,近两年累计带动当地群众增收上千万元。2020年,红安县红苕种植面积和产值分别突破10万亩、10亿元。

小朋友们在长胜街玩耍。

走进长胜街“芳草时光”小店,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包装精美的“红安眉茶”、蜂蜜、山茶油等各种土特产,店铺中间摆着一张茶桌,一旁还支着手机直播支架,老板王琳正忙着给店里的顾客挑选茶叶。

这家土特产店位于七里坪镇长胜街121号老房内,店门口的青砖墙上挂着“红安本地特产”“喝茶聊天”“咖啡品酒”等木质招牌,大红灯笼、“茶”字挂旗显得格外特别。

“90后”的王琳是土生土长的七里坪镇人,后来去重庆上大学,毕业后在武汉、南宁等地工作过。2019年春节王琳回家过年,对家乡的看法发生了转变。

“那次回来感觉和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了。当时河对面张家湾村的华润希望小镇已经开始建设,长胜街上游客也很多。”

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后,王琳决定回到七里坪,在长胜街上开一家自己的小店。王琳说:“我喜欢茶艺和交朋友,也喜欢能呆在家里的感觉,在自己家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感觉很幸福。”

王琳的店开始营业后,在店面设计、土特产包装上面下足了功夫。王琳说:“家乡茶叶、蜂蜜等土特产丰富,但包装很简单。我对土特产进行精包装,销量都很不错。我计划今年底在红安县城再开一家店,还是卖我们红安的土特产。”谈到未来,王琳信心满满。

在长胜街的另一头,长胜街9号,58岁的彭艳梅正在“长廊手工大布”店里整理货架。说起长胜街,彭艳梅打开话匣子。

“当年刚嫁到这里来的时候,这条街上都是昏暗的木楼老房子,镇上的年轻人都想着出去打工赚钱,不愿意呆在家里。现在不一样了,你再回来想租个房子开个店子还不一定找得到呢!”

2014年,在广东打了近10年工的彭艳梅,发现长胜街山变水变人也变,路通水通电也通,当即决定回七里坪,把长胜街9号的房子改成商铺,卖起了红安大布、土布鞋和各种红色纪念品。

“老家越变越好,又能照顾孙子,又能做点生意,谁不愿意回来呢。”彭艳梅感叹不已,对当下生活颇为满意,她笑道,“每年来旅游的人特别多,街上热闹得很,生意还不错,日子有奔头。”

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红安聚焦医疗、教育、就业、扶贫等民生领域的问题,克难攻坚,生态环境改善,红色旅游兴起,民生福祉稳步提升。城乡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了一番。11.2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6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在全省率先退出国定贫困县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