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麻起义:中国革命史上写下的光辉一页

2021-03-23 21:28   红安县融媒体中心   黄冈台 童话 邹建勋 王玉程 刘玲莉

红安网消息  黄麻起义是继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此次起义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让革命的红旗第一次插上了古老的黄安城头,并在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
七里坪镇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因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闻名于世,红色印记留存至今。黄麻秋收起义会议遗址,曾经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黄麻地区的重要集结点。
1927年8月7号,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
县档案馆馆长辛向阳说:“黄麻起义,就是我们的黄麻地方党组织,遵照中央八七会议的精神在湖北省委的领导下,发起了一次农民起义,也是由我们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农民武装起义。”
1927年9月下旬,黄安、麻城两县党组织率领农民自卫军和数千群众进行九月暴动,基本肃清了黄安、麻城两县七里、紫云、乘马等区的反动势力,为更大规模的起义培养了骨干,锻炼了队伍。
七里坪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周维说:“紫云区农民协会会长程昭续率领熊家咀一带农民手举义旗,镇压了反动商会会长陈瑞林,打响了九月暴动的第一枪,同时也拉开了黄麻起义的战斗序幕,为黄麻起义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7年11月3号,中共黄麻特委在七里坪文昌宫召开黄安、麻城两县党团活动份子会议,成立黄麻起义指挥部。潘忠汝、吴光浩分别担任正副总指挥,决定以两县自卫军为骨干,组织群众武装夺取黄安县城,建立工农革命政权和革命军队。
辛向阳说:“黄麻起义是一种号角,就是让这个鄂豫皖千百万工农觉悟,觉悟起来的号角,知道共产党就在他们身边,让他们来能够进行农民的革命,能够推翻旧中国的三座大山,推翻地主豪绅的压迫。”
十天后,也就是1927年11月13号,震惊中外的黄麻起义爆发。当晚10点,起义军从七里坪出发,浩浩荡荡向黄安城挺进,沿途两万多名群众积极响应,拿起长枪、鱼叉、镰刀从四面八方涌向县城,配合作战。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馆讲解员王佳萍说:“第二天清晨,起义部队便攻占了黄安县城,第一次将革命的旗帜插上了古老的黄安城头。”
1927年11月18号,大别山地区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在黄安县成立。随后,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在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的基础上组成了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是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四方面军的最初来源和骨干力量。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馆讲解员程星说:“红安是革命老区,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红安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

王佳萍说:“当时参加黄麻起义的农民武装负责人有三个名字,他们后来成为赫赫赫有名的战将,大家会比较熟悉:建国后被授予大将军衔的王树声,徐海东,以及被授予上将军衔的许世友。”
随后,河南商城地区爆发商南起义,之后又向西扩展到安徽地区,爆发六霍起义。三次起义胜利之后建立了三支红军部队,创建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
王佳萍说:“到1930年6月份就将这三块根据地打通连成一片,正式形成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而且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根据地快速发展,到了1932年中旬,鄂豫皖根据地成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