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日报】帮扶路上不停步 ——红安县税务局帮扶普安桥村纪实

2020-12-30 11:29   黄冈日报   田大勇 薛康 吴刚强

寒冬时节、气温骤降,位于红安县最南端的觅儿寺镇普安桥村瑞雪初降,山村银装素裹、田园如诗如画。

“当贫困户可不光荣!在家门口上班,一天工资90元,活又不累。再不干哪来的好日子?”望着屋外飘飞的大雪,正在屋内取暖器旁腌制腊肉的村民应久莲一脸的兴奋。“现在农闲时节我就去恒大康养城做保洁,加上低保、光伏发电分红和务农收入,今年全家收入超过4.2万元,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山多地少、交通不便的普安桥村,145家413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早在2018年就已全面脱贫,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确保贫困户不返贫?如何促进增收致富?红安县税务局驻村工作队抓脱贫、防返贫、促增收三管齐下,继续带动村民创业发展,引领村民走在脱贫奔小康的幸福路上。

一只羊,打开致富门路

“以前没本钱、不懂技术,又干不了重活,哪有收入啊!现在政策好,我一门心思养羊,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好。”多年来,普安桥村的姚三元戴着“穷帽”整日无所事事。2017年6月,工作队长朱晓辉帮他积极申请养殖补贴、饲养本地山羊,三年来已成功卖出55只,收入6万余元。

“今年又产了8只羊崽,再贵也不卖了,留着明年开春繁殖,规模扩大了更好赚钱。”抱着小羊羔,姚三元开心地笑着。

稳定收入是防止返贫的关键。针对一些贫困户经济收入较低,且年龄偏老、劳动力不强的特点,普安桥村扶贫工作队坚持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帮助农户发展种养经济,促进贫困户稳产增收。

“本地的黑猪肉不愁卖,再过一个月,这批猪就可以集中出栏了。而且我还散养着12头黄牛,去年净增收28万元,日子越过越舒坦!”晨光初照,58岁的蔡能胜搬运一袋饲料走进猪圈,120多头肉猪旋即围拢过来、争相进食。临近年关,即将出栏的黑猪个个膘肥体壮、皮毛光亮,蔡能胜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靠着这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渠道,普安桥村贫困户拔掉“穷根”,走上了脱贫增收的新路。截至2020年底,全村53家困难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0元以上。

一片叶子,壮实集体经济

“一年产量毛重1100斤左右,产值25万元至30万元左右,利润就是10万元。”刘安新细致算了一笔账。

普安桥村蔡家湾村民刘新安是远近闻名的种茶能手,拥有30余年绿茶加工经验,家中种有30亩优质茶树,制作的茶叶畅销武汉黄陂及周边地区。往年,普安桥村茶叶种植加工散户多、鲜茶品质较好,但茶叶销量和价格一直上不去,直接影响村民种植茶叶的热情。

要想帮助村民稳定增收,关键还是要找准致富“门路”。经过细致调研,工作队与村“两委”坚持因地制宜,于2019年7月成立了“盖山情”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村民入股合作社的方式,整合全村500余亩青茶和10多个加工点,统一质量标准,抱团集体发展。

“合作社的引进和壮大,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今年茶叶加工、销售期间,税务部门在发票领用、税费减免和涉税疑难问题方面,只要我们有需求,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积极响应和温馨服务。”普安桥村村委会王金元介绍。

“今年销售旺季期间,合作社累计享受增值税、所得税等优惠政策3.6万元,我们用节约的资金成功注册“盖山情”商标,明年准备新建2个标准生产车间,打造普安桥村特色茶叶品牌。”王金元信心满满。

一块荒田,铺展美好生活画卷

“我干,为了普安桥,豁出去也得干!”2019年深秋的一个夜晚,与驻村工作队员朱晓辉一番长谈后,中秋节返乡探亲的能人胡翠平铁下一条心。

前些年,胡翠平在大城市辛苦打拼、见多识广,攒下了一定的积蓄。然而,当驻村工作队提出让他牵头开发闲置土地,创办农业生态产业园时,他迟疑了……

电话沟通联系、亲自登门造访、细数村湾变化、理性分析研究……在村“两委”和工作队员的鼓励下,胡翠平恍然大悟:一个人富不算富,群众富才是真富;只有把大家带动起来,真正集中全村力量创业,普安桥才有更好的未来。

两年的星夜奋斗,如今的富良田生态产业园四季花香满园、游客络绎不绝,成为一个集锦鲤养殖、花卉苗木培育、体验观光采摘的综合型农业产业基地,吸纳全村53户148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入股的群众每年均可拿到分红,户均增收5000余元。

脱贫摘帽不放松、税务帮扶不停步。在普安桥村,税务局驻村工作队正带领村民打拼创造新生活、迎接新未来。远处的田野中,入冬前种下的小麦已经满目葱茏,一幅绚丽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片火热的红色土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