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地标优品|红安大布、红安绣活:做好“非遗”文章 助力脱贫攻坚

2020-10-07 18:31   红安县融媒体中心   阮景明 严松 肖至澖

红安网消息  红安素来就有男耕女织的传统,流传“无女不织布”、“无女不绣花”的说法。红安大布和红安绣活分别入选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也成为红安县巩固脱贫成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最后一碗饭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缝军装”。这是红安县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这首歌谣生动描述了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人民倾其所有支援红军,用红安大布为红军战士制作军服、被单的真实场景。红安大布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红色旅游品牌产品。

红安大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钟先梅说:“土韵大布一系列产品有纯手工床单、枕头、布鞋、围巾、布包、衬衣。我想把这个古老手艺继续传承下去,带动更多的妇女从事这个手工技艺,让她们在家门口有份事做、能赚点钱。”

手织老粗布的织造工艺极为复杂,据钟先梅介绍,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72道工序,其中主要工序有轧花、弹花、纺线等15道,在鼎盛时期,红安大布的纺织业遍布城镇乡村,是红安人赠送外地亲友的特产之一。

红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红安大布,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红安绣活,它积淀着古老的文化底蕴,凝聚妇女的智慧和巧技。

红安绣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胜娥介绍,每一双鞋垫上面图案都有不同的寓意,“喜报三元”寓意着结婚之后步步高升;这双“金鱼鞋”,是武汉公司定的样品,都是纯手工一针一线做的。

红安的刺绣工艺历史悠久,始于东汉光武年间,兴于唐、盛于清。作为鄂东地区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集日用与审美于一体,为鄂东地区颇具地域代表性的民间女工技艺。红安绣活2008年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卢学东说:“我们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积极鼓励支持青年后备人才到优秀传承人身边学习提高非遗技能,举办红安绣活、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培训班,年均培训学员达800余人;依托红安绣活和红安大布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通过‘保护单位+非遗工坊+传承人+农户’的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红安绣活和红安大布就业扶贫工坊,鼓励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培训就业,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我们将继续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继续打造设立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持续开展各项技能培训、技能展演、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带动更多的农村留守妇女、脱贫户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全面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省市重点实施战略,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截至目前,红安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项。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