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入馆
红安,原名黄安,版图总面积1796平方公里,是武汉“一小时经济圈”的卫星城,乘高铁20分钟可直达武汉,2小时可直达南京、合肥,4小时可直达上海、苏州、广州、杭州。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将军,红安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红安馆以红色文化贯穿秀美的风景和独具特色的本地农特产品,同时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持,让用户在VR全景畅游中更能通过手机实现在线下单、观赏视频,通过声画并茂方式体验红安的风土人情。
互联网 +“农商旅”融合发展
助推红安地标优品做大做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红安县紧紧围绕《黄冈地标优品工程实施方案》《黄冈市地标优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增补黄冈地标优品目录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精心谋划、统筹安排,全力推进红安地标优品工作迈上新台阶。2019年,全县新增黄冈地标优品目录企业9家,2020年向上增补黄冈地标优品目录企业12家。
打造“一县一品”,做大做强红安红薯产业。明确“红安苕”为重点打造特色品牌,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大规模、调优品种,红薯种植面积达到7.6万亩以上,培育红薯种植市场主体63家,加工企业25家,薯类产品达43个,“红安苕”区域品牌申报成功,成功举办红安县农民丰收节暨首届中国红薯产业高峰论坛活动。
引导地标优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注重产品研发和品牌培育。阿帆食品公司投入近百万元新研发红薯波纹面,其红薯系列刀削面在2019年黄冈市第二届“一会一节”上获“金奖商品”称号;湖北红虹电商公司自主研发的红薯酸辣粉系列产品成功申报为限上商贸企业,2019年公司80%以上产品实现网上销售,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红福食品公司与华农大学合作,研发了红薯薯条系列产品,已于2019年11月份正式上线,其产品实现热销快销;湖北根聚地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农村成果转化项目(“国审紫薯新品种——鄂紫薯13”的中试与示范项目);湖北藻上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红薯系列保健产品在黄冈市第二届“一节一会”上获“最受欢迎商品”称号,目前正在申报揭榜制科技项目(“安全的、高产Monacolin k的红曲菌株及其在红曲饮料发酵生产中的应用”项目);湖北大黄蜂网络科技股份公司已成功申报为省级星创天地和科技孵化器,其“三一良品”品牌已向上申请增补为黄冈地标优品目录。
拓展产销平台,扩大地标优品销售渠道。2019年9月29日-10月3日,结合2019红安农民丰收节暨中国红薯产业高峰论坛,依托第二届黄冈地标优品暨文化美食招商推介活动契机,在全市率先设立红安分会场,举办大别山丰收采购节暨红安地标优品展销会活动,为广大市场主体、个体户、农民群众搭建良好的消费扶贫产销对接平台。活动期间,组织地标优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30家、种植养殖市场主体76家、商贸企业65家、外地供应商20家参加展销,27家大型采购商在开幕式上现场签约采购金额达2.81亿元,零售销售额达210万元,其中:红薯系列产品销售额41.5万元,花生系列产品销售额31.7万元,大米和面条系列产品销售额29.6万元,红安茶叶系列产品销售额11.7万元,红安大布、传统绣活系列产品销售额3.2万元,其他商品销售额90多万元。今年,红安县将依托第三届黄冈地标优品云上博览会暨东坡文化旅游节活动,再度举行2020年惠游红安暨地标优品推介和消费扶贫产销对接活动,积极推动地标优品产业做大做强,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动疫后重振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擦亮红安名片。近年来,红安县通过“农超对接”“农网对接”“产销对接”“农民丰收节”等各种活动,大力宣传推介红安地标优品。通过邀请省、市、县主流媒体、自媒体、网红,以专题报道、网络直播、网红带货等多种方式,对红安地标优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深度宣传和报道。阿帆红薯面条、红福花生酥、红曲宝宝功能饮料等产品成为网红热销产品,红安大布、传统绣活等传统非遗产品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和青睐。统计数据表明,直播观看人数达30多万人次,网络评论5.6万条,累计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红安传统绣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徐胜娥在非遗项目展示体验活动中,向观众展示精湛的刺绣技艺,令现场观众惊叹不已,对红安绣活这一非遗项目赞叹连连,掀起一股抢购热潮。通过多途径、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红安农副产品、红安旅游景点、红安知名度得到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