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发动"红色堡垒"强劲引擎 红安县华家河镇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2020-08-13 16:25   中国发展网   廖亮  毛红平  黄锋  邱峰

中国发展网 大雨,暴雨,大暴雨,入梅以来,红安县暴发多轮强降雨,红安县华家河镇沿河吊脚楼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危胁。华家河镇积极回答时代出卷,谨记领导嘱托,不负人民期盼,全镇党组织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共产党员紧急奔赴防汛战场,在一线冲锋陷阵、攻坚克难,筑起一道道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努力做好防汛这道必答题,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诤诤誓言。

怎样确保沿河吊脚楼居民的安全?国家防总18日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和人员转移避险,坚决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全面做到应转尽转,不落一户、不漏一人。《黄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迅速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的命令》已经给出明确答案:“沿河流两岸受洪水危胁区域的居民,迅速应转尽转。”哪些人应该转移?怎样转移?怎样保证持续转移到位?一系列问题考验着华家河镇的执行力。

把脉问诊  知己知彼心中有数  

党员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今年5月,当新冠疫情逐渐好转,大家忙于复工复产时,华家河镇已经开始谋划防汛工作。华家河镇党委副书记吴超带队,逐人逐户排查沿河吊脚楼住户。

“又没有补助,问我家情况干麻……”一个看似很简单的工作,背后却有很多辛酸——不解、白眼、冷嘲热讽……“群众有意见,说明我们工作还不到位……”华家河镇党委书记陈复军每次都以最严的标准要求大家。脚下功夫真,干群关系深。人心都是肉长的,多去群众家中坐一坐,聊聊天,一去二来熟套了,工作也就好做了。

党员吴成涛、金胜华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冲锋在防疫一线,吴成涛负责全镇后勤保障工作,每天为千余名防疫工作人员发放医疗物资,做好饮食供应,金胜华坚守防疫隔离点;防汛工作开展以来,他们又冲在防汛一线。他们工作扎实,耐心而又细致。吴成涛与吊脚楼一位姓吴的居民对起了家谱,每次都直呼乳名,原来他比吴成涛小十岁又晚两辈。金胜华与吊脚楼两位姓金的居民对起了家谱,“姑姑”每次见面像亲人,原来她们都比金胜华长一辈。每次吴成涛、金胜华去他们家中,他们都热情欢迎,端上一杯热茶。事实证明,只要与群众搞好了关系,群众就会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

“去年已经统计过一次了,今年就不用重复统计了吧!”有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不解。“我们不是在做工作,而是在从洪魔手中抢救生命,生命能够拖欠、打折扣吗?医生看病,去年检查过,今年就不检查吗?”陈复军同志总是以抢救生命的要求对待防汛工作。在严格的要求下,吊脚楼的排查工作大家丝毫不敢马虎。陶某一家,第一次去排查只有母女两人在家,陶某在武汉务工,过了9天后,陶某自外回家,在家3人。张某一家4人,第一次去不在家,全家在外打工,过了两周又都回来了,因放心不下家中的粮食,担心洪水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大雨时敢了回来。像这样的动态情况,防汛工作人员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建立实时精准台账,哪些人应该转移,华家河镇心中有数。

干预治疗,筑牢思想心中有民

根深蒂固思想通  疑难险阻万事顺  

要想沿河吊脚楼居民在洪灾未来临之前提前转移,“疏通”思想是关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能否破冰,直接决定着行动上能否突破。

“你们能找到这样生意好的商铺吗?”个体户甘某主要销售肉制品、蔬菜等,因地段较好,生意一直兴旺,拒绝转移。包保党员吴超、张剑多次找甘某做思想工作,在其商辅中驻扎下来,开启大话西游中“唐僧碎碎念模式”,反复念叨着“危险”“快转移”“生命只有一次,钱永远赚不玩”,最终甘某放弃一心赚钱的想法,同意转移。吴超、张剑帮助甘某搬东西,直到半夜三四点,甘某东西全部搬完,安全转移,他们才休息。

“我们没有地方搬。”张某夫妇2人都七十多岁了。包保党员小黄两次去走访,他们都坚称没有地方搬。小黄与两位老人咵起了天,从生活起居、身体状况、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些老人关注的话题聊起,再了解其子女情况。原来两位老人有两子一女,因与儿媳妇关系不融洽,一直单独居住。小黄最终与他们的两个儿子取得了联系,经过多次沟通,他们同意将两位老人接到家中居住。

“做好群众工作要坚持'五心'。一是要耐心。群众需要有一个地方排解心中苦闷,需要有一个人聆听诉求,作为基层工作人员,要有耐心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工作,做好安抚工作。二是要细心。要学会见微知著,找准矛盾的落脚点。要锻炼好“眼力、耳力、口力”,做到眼中有事、耳中听事、口中说事。三是要有爱心。群众心声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从事群众工作,对待群众要有爱心,要给群众一个发泄不满、排解气闷的窗口。四是要热心。从事群众工作,要以群众为友,聆听群众倾诉,与群众谈心、交心、用心。五是要尽心。群众工作是一个繁杂、煎熬、受气的工作,要挨得了委屈、受得住气,要沉下心,用心尽心做好信访工作。”镇党委书记陈复军反复告戒全镇党员干部。

在华家河镇党组织充分发挥“红色堡垒”作用,引导党员争做群众的知心人与贴心人,认真了解群众诉求,细化工作预案,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大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为高质量打赢防汛阻止战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对症下药  靶向病灶手中有方  

世间无侥幸  只待有心人

在前期排查的吊脚楼居民登记台帐基础上,每名党员包3户吊脚楼住户。包保党员对照台帐,逐户分析转移临时安置方式,精细化相关预案,提前做好转移思想工作,对症下药,精准施措,保证应转尽转。

“我们快递量很大,没有合适的房子,我们是不会搬的。”面对包保对象陶某提出的问题,包保党员蒋光松、喻涛四处寻找房屋,多方协调,帮助两户个体户找到合适的房子继续经营。陶某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行动不方便,包保党员劝其将老母亲转移到花园村老家,由其同族亲戚帮忙照看。

“我的寿材没有人搬,你们能不能帮我一下。”很快30人奔赴帮忙。“棺材不吉利,你们别乱搬了。”有人在旁边好意提醒。但共产党员不信邪,不怕“鬼”,埋头苦干,敢于斗争,甘愿为群众服务。很快就帮忙该户搬完。200余户转移,肯定有不少东西要搬。县镇两级提前成立了30人的应急分队,转移群众只要有请求,党员干部立即出动协助搬东西。

“大家都搬了,我家没地方去,么样办呢?”双河村刘昌文一家3口,沿河吊脚楼是唯一住房,也找不到投亲靠友的地方,他为转移急得不知所措。包保党员曾继畏多方联系,将其临时安置在双河小学门卫室中。

通过梳理台账,精准施策,200余户分为五种转移方式:一是回老家转移一批,这些住户都是在镇区租房,在老家有安全住房。二是搬至其他安全住房一批,这些住户有两套以上安全住房。三是投亲靠友一批,这些住户亲戚朋友有安全住房,可以投靠。四是协调租房一批,即由包保党员协调,另租其他安全住房。五是协调临时安置一批,镇政府提前准备了30顶帐篷,需要的居民临时安置于提前准备的5个安置点。根据每一户的实际情况,临时安置于学校等空置房屋中。

持续调理  巩固疗效心中有底  

绣花功夫抓日常  久久为功抓经常  

为了防止汛期转移人员潜回吊脚楼。华家河镇党员对吊脚楼白天黑夜不间断巡查,避免转移工作成为一阵风、走过场。不断跟踪问效,巩固转移情况,确保持续转移不反弹。

“怎么有灯亮了?”7月14日深夜,党员邹德齐、李红良、王仕银在巡查吊脚楼时发现一住户突然灯亮了,这户在转移5天后担心家中食物腐败变质,潜回家中被发现后,党员成功劝其转移到安全住房。

7月13日白天党员张劲松、夏保权、陶泽刚等人发现有商辅开门,一商户趁雨停后,又偷偷营业。他们迅速出动,劝其返回安全房屋。

7月15日白天,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方辉巡查,发现某户阳台有衣服晾晒,敲门无人回应,在蹲守半个小时后,终于有人开门,原来开始转移时太匆忙,有的脏衣服还没有洗,所以跑回来洗干净。最终成功劝其转移。

7月16日白天党员黄锋、陈浩、徐海生在巡查时发现某户门口放着一辆电动车,敲门也无人回答,在蹲守一个多小时后,其从外回来拿东西。党员成功劝其转移。

面对连续暴雨,加长版的梅雨期,华家河镇党委安排好党员24小时轮流值班,不间断巡查。持续做好安全转移工作,慎终如始,保持思想不松懈,措施不软化,力度不减弱,纪律不松弛,工作不停步,不忘初心跟党走,重整行装再出发,一鼓作气、主动作为,华家河镇虽然历经多轮暴雨,但没有人员伤亡,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廖亮  毛红平  黄锋  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