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25日,笔者在红安县委组织部了解到,该县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仅2019年利用省级项目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20余万元,建设现代化的红苕保鲜库,实现年储存红苕100万斤,村级经济增收4万余元。
2019年的帮扶项目落实得如何?今年的扶持项目是否已启动?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是否稳步增长?5月11日-13日,红安县委组织部会同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抽调6名业务骨干组成2个工作专班,对全县2019年度21个、2020年度15个省级扶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2020年度15个县级扶持试点项目进行了现场调研,为项目资金的拨付提供现实参考。近年来,红安县通过统筹实施一批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探索实施一批管理措施、研究出台一批帮扶机制,抓实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统筹实施一批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
从2019年起到2022年,省级每年扶持一批行政村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每村补助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30万元,省财政10万元,县级财政10万元)。2019年市管党费列支200万元,对20个发展成效明显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实行以奖代补,分配该县2个(杏花乡东升村银杏基地项目、永佳河镇袁家畈村红薯储藏项目),每村补助10万元。2018年初,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出台《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红办发〔2018〕8号),决定从2018年起到2020年,县级财政每年整合1800万元专项资金,每年扶持60个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其中财政整合资金900万元、移民专项资金900万元,各扶持30个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自身“造血”功能。2018年至今,共统筹中央和省市县项目资金6820万元,扶持204个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
立足红安资源禀赋,鼓励各乡镇和各村重点支持发展红苕、老君眉茶、蜂蜜、红宝萝卜、红安大布、永河皮子等特色产业。通过土地入股、劳力入社、统一经营的形式,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参与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民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参与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打造城关镇小丰山村,杏花乡龙潭寺村,七里坪镇八一村,二程镇田店村、西林村等一批特色产业村。如二程镇西林村,大力发展现代化红苕种植产业,流转村级闲置土地600余亩,发展红苕种植,带动3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探索实施一批管理措施
探索以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集体土地股权补偿等为主要内容的实现形式,在项目谋划过程中,变村级主导找项目为县、镇、村联动找项目。针对有的村找不到合适项目的实际,鼓励采取抱团取暖、捆绑打包的办法,提升抗风险能力,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对于积极性不高或心存侥幸蓄意套取资金的村,取消试点项目。坚持领导联系包保制、签字备案制、项目公示制、年度审计制、责任追究制管理,确保每一个项目落地见效、每一笔资金安全运行。
研究出台一批帮扶机制
探索建立村干部集体经济发展奖励报酬制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营造比学赶超、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对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可按不高于新增部分10%发放奖励报酬。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可按一定比例为现任村干部缴纳养老保险。结合“三乡”工程,实施“强企、兴村”行动计划,在全县甄选出25个有实力、有担当、有意愿的优质工业企业,或龙头产业骨干企业与25个村进行“村企共建”,用好企业在人才、产业、技术、资金等方面优势,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思路、缺技术、缺项目的问题,推动企村党组织优势互补、精准共建,探索“党建引领、村企结对、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廖亮 毛红平 丁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