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2016年7月份疾病预报

2016-07-01 10:38   .
6月份我县多次遭受大暴雨袭击,多个乡镇渍水严重,洪涝成灾。相关部门预测我县7月将持续有暴雨发生,洪涝灾害将依然存在,红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醒广大居民,在洪涝灾害开展生产自救、生活恢复的同时还要做好卫生防病措施,预防洪灾之后传染病暴发、流行。
   一、洪灾后预防主要传染病
   1、霍乱: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潜伏期为3小时至7天,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腹泻和呕吐,吐泻物为米泔水样,一般无腹痛、无发热,重者可发生失水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救治,可死于多器官衰竭,且传播快,可大规模流行。
  2、甲肝、戊肝:甲、戊型肝炎的流行,主要是由于水源被带有肝炎病毒的粪便污染造成。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潜伏期约为半个月到一个月。发病特点相似,多数病人起病时类似感冒或胃病,有发热、怕冷、呕吐等现象。甲肝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病程一般为1至2月,极少转为慢性或重症肝炎。戊肝患者以青壮年和老人为多,其中孕妇和老年人发病病情严重且病死率高。
  3、食源性疾病: 是借助食物传播的一组疾病,常见的病原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细菌。临床上主要特点为潜伏期较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病例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主要流行特征为:发病突然、病例集中,可呈散发或家庭多例感染,或在学校、幼托等集体用餐单位以集体性食物中毒形式出现。各食品行业、单位食堂要把好食品卫生关,提供清洁、卫生、合格食品,家庭聚餐应注意食品安全,预防集体性食源性疾病发生。在这一季节,市民要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半生食品、腐败变质食品;注意饮水卫生,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
  4、细菌性痢疾:这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大多是进食不洁食品后感染痢疾杆菌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并伴恶心、呕吐、口干等表现。
5、红眼病、皮肤病:红眼病早期症状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相似,但传染性强,传播快,如接触病人用过的东西,往往在12—24小时内发病。皮肤病是水灾发生后,人们双下肢长期浸泡在污水中,双手也多接触污水,常常导致浸渍性皮炎、手足癣和皮肤感染等。
   6、疟疾、乙脑:灾后蚊虫密度增加,可能导致疟疾、乙脑、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
   二、预防要点:
1.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一定要进行消毒。
  2.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食物生熟要分开;碗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不要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3.注意环境卫生。消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清除井水污泥并投以漂白粉消毒;家具清洗一遍再搬入居室;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
   4.加强家畜的管理。猪要圈养,搞好猪舍的卫生。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栏内的禽畜粪便也要及时清理入集中粪池。
   5.做好防蝇灭蝇,防鼠灭鼠,灭螨防螨。
   6.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找医生诊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其次是遵听医嘱,配合传染病隔离,注意相关药物使用方法。
   7.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
8.接触病人的人应带口罩,口罩应每天换洗和消毒。
9.为预防皮肤擦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
   7月是我县高热月份之一,在加强传染病防控的同时也应注意防暑降温,尤其高温下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补充含盐的水分,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降温,调整作息时间等。年老体弱多病者要注意房间通风降温,劳逸结合,补充水分和营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