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就业能力的,千方百计帮助实现就业;对有意愿发展特色产业的,全方位对接挂靠……按照红安县出台的“五个一批”十一帮扶具体政策,无缝对接、精准转化,这就是八里湾镇刘明秋村的“一户一策”“菜单式”脱贫方案。
刘明秋村贫困户钟双祥就是该方案的典型受益者。刘明秋村是八里湾镇最偏远山村之一,过去坡陡沟深,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农业生产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去年,八里湾镇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8000元,而刘明秋村人均纯收入仅有4000多元,全村建卡贫困户多达46户。
近40岁的贫困户钟双祥,上有患病多年、常年卧床的老人,下有两个正在读小学的孩子。“老人没患病时,我在外打点零工,妻子在家务农,一家人的日子还勉强能过得去。”钟双祥说,自从前几年老人生病后,需要人护理,他不得不得不放弃打工,和妻子一起在家种田。老人生病用了一大笔钱,欠下几万块钱的债,现在每月都还要支付一些医药费,没了打工收入反倒增加开支,日子过得确实艰难。
2015年7月,钟双祥看到了一线曙光:八里湾镇打响了扶贫攻坚战,刘明秋村作为八里湾镇2016年计划脱贫的2个重点贫困村之一,是此次攻坚战的重点。
作为重点贫困村,要如期脱贫出列,不仅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能让穷山沟“旧貌换新颜”成为刘明秋村党支部苦苦思索的问题。实践证明,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增收,是脱贫攻坚的有效之策。要脱贫,非要引进一个优质的市场主体才行。
为此,通过八里湾镇党委、政府牵线搭桥,该村党支部与本村知名企业家、省政协委员钟必林先生取得了联系,钟先生本着造福家乡之心,决定利用该村山地多、水面多等有利条件,投资建设以农、林、茶、水产为核心,打造集种植、养殖、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特色生态休闲农业园区——金碧园生态农业科技园。
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该项目落地后在半年内就投资兴建了千亩小龙虾养殖基地和牵头肉牛养殖基地。从产业落地的那一刻起,刘明秋村党支部一方面积极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土地流转、生产劳力、牛棚厂房规划建设、相关政策支持等问题,另一方面结合县里出台的政策,发动施鼓励贫困户与该主体实行多种途径的挂靠,钟双祥就是受惠的贫困户之一。
“党的政策硬是实在。”钟双祥笑着说,“我跟(金碧园)养牛基地签订合作养牛的协议,有5头牛寄养在基地里,每年保底分红3000元,平时也可以到基地的打零工赚钱,县里还奖补了我10000元;前段时间,通过金融扶贫小额贷款政策,我又贷了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入股到金碧园,每年得4000元的分红;同时,在村里的支持下,我又承包了14亩鱼塘,光奖补就有6000元,我的两个小孩享受教育扶贫政策,读书也不花钱了。今年,我们一家人可以过个好年啰!”
当前,该村贫困户在刘明秋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依托市场主体已经发展小龙虾养殖、肉牛养殖和自主发展产业,同时还将启动光伏发电项目,每户贫困户均享受政策4-5项,每户人均可增收万元以上。昔日的穷山沟已经彻底改换了模样,脱贫致富的鲜花也将开遍刘明秋村的田野山乡。
(作者:八里湾镇鄢丹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