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破中华民族传统新春佳节的祥和与宁静。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日),红安县华家河镇何田村“两委”迅速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董昌海为组长的新冠肺炎防控小组,安排部署该村疫情防控工作。
何田村位于华家河镇南端,与上新集镇、二程镇接壤,辖三个自然湾5个村民小组,全村常住人口1300余人,版图面积约6平方公里,新修旅游公路王姚线毗村而过,距离武汉市两个小时的车程,全村90%的青壮年劳力常年在外务工,尤其以在武汉市打工者最多。
村支部书记董昌海立即征用一辆面的车作为村疫情防控宣传车,腊月二十九日起就在全村不间断地巡逻宣传,播放及时创作的群众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疫情防控顺口溜;在各组醒目位置悬挂“省小钱不戴口罩、花大钱住院治疗”、“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不拜年,不串门,不聚餐,不抹牌”、“全民参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宣传标语;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安排各小组组长逐户摸排,登记在家人口,外出回家人员的务工地,联系电话等。
大年三十上午,村“两委"迅速统计现居人口为644人,其中从武汉市返乡人员176人,从黄州市返乡4人,从其他城市返乡人员94人,外地滞留人员25人。立即安排村医武文权对全村所有人口进行体温测量登记,特别是武汉返乡人员,每天要测量两次,并做好记录,实施重点监测。
正月初一,村、组干部在各自自然湾喇叭响起来,铜锣敲起来,防止、劝阻村民互相串门拜年和聚集聊天,派专人守在本村的一座寺庙门口,制止村民进庙烧香拜佛。
2月1日, 红安县工商银行驻村扶贫工作队就地转为防控工作队。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曹金松组织召开,压实防控工作责任,选派3名工作队队员配合各湾村干部实行包湾,逐户签订《何田村村民新冠肺炎防控责任状》,召集在家党员杨昌琪、董政文、董新权、武宗军和积极分子为志愿者,在进村路口设立6个检查点24小时值守,防止外境人员车辆进入本村,各湾安排3人,在进出道路和公共场所进行无死角的消毒杀毒,村环保人员天天上岗,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随着武汉感染病例的快速增长,武汉各大医院人满为患,为了做到应收尽收,为积极响应“十天之内建设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的号召,2月6日晚,村干部逐户上门动员援建者,迅速组建一支水电安装工程队,并上报华家河镇防控指挥部。2月7日清早,在镇防控指挥部的协调下,该村18人的水电安装工程队由专车送往武汉“两山”医院建设工地,为“两山”医院的快速成功解燃眉之急。“两山”医院竣工后,按照上级的安排,18名援建人员被安排到国际育才学校进行14天的封闭隔离,村委会立即派村干部杨世发前往国际育才学校,专门负责援建人员在隔离期间的生活物资采购。
正值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董昌海同志白天要按时上班,或是部署安排防控工作,或是采购村民生活物资。晚上,通宵达旦照看病重的父亲,或是喂水喂药,或是倒大小便。有时深夜偶尔打个盹,又被父亲的呻吟声惊醒。农历二月初十,董昌海的父亲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按照农村的习俗,应该通知所有的亲戚和家族前来告别,举行追悼会出殡。但在这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他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村的疫情防控,必须以身作则,他把悲伤埋在心底,并反复做通母亲的思想工作,丧事从简,只是用微信通知亲戚和家族亲人,并说明特殊时期,不必前来吊唁,不开追悼会。他和几个在家的叔叔和兄弟一起,简单地料理父亲的后事。后来,该村有2位老人因病去世,没有来客吊唁,没有风光下葬。
四十多天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直坚持在各自的岗位上不退阵,没有一人回家,没有一人休假;30名志愿者像钉子一样钉在卡口,恪尽职守,除防控工作人员和物资采购人员及车辆外,其他人员和车辆无特殊情况一律只出不进。5名消毒人员和8名环卫人员各司其职,尽职尽责。截至目前,该村到没有出现一例确诊病例、没有一例疑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