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胡小军 通讯员李欢)“当前疫情形势严峻,请大家不要串门、不要聚会,屋内勤通风、常消毒,配合测量体温,有不舒服第一时间告诉我。”2月8日,团风县但店镇沙塘坳村第一书记对该村村民叮嘱道。
疫情发生以来,林虎坚持每天和村“两委”干部入户走访,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村村响”每天播放疫情情况和防疫事项,带领13名党员志愿者在主要湾落、公路沿线刷写、张贴宣传标语90多条,每天梳理工作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由于宣传到位、防疫得当,沙塘坳村至今无一例疫情。
面对疫情重、防疫资源紧缺、农村防疫困难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黄冈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发出通知,全市1155名驻村“第一书记”第一时间到岗,会同村“两委”扛起农村疫情防控第一责任,筑牢农村联防联控壁垒,有效遏制疫情播散和蔓延。
王金全接到返岗通知是大年三十上午11点,当时正下着大雨。放下电话,拿起雨衣,骑上摩托,王金全对家人说:“不要等我吃饭,我要回村了。”
一家人被这冷不丁的话说愣住了。母亲随即劝阻道:“孩子呀,现在到处都有人传染,你这个时候出去,不要命啊!”妻子嚷道:“人家都在家里隔离,你还往外冲,你也要考虑我们的感受”!
“都不去,天堂寨村不成了孤岛吗?作为一名党员,在灾难面前,我必须冲在最前面!”他的执着最终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没有片刻迟疑,坚毅的背影消失在雨雾之中,奔向他最牵挂的天堂寨村和那里的1352位村民。一连半个月,王金全没有回过一次家。
大年初四,天气放晴,王金全召集工作队员对村委会、文化广场、公厕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处理。许多村民隔着窗户喊道:“王书记,你辛苦了!”“王书记,回家看看吧”!
“疫情一天不消除,我就不走,我要与大家一起与疫情斗争!”王金全坚定的话语让村民心里感到暖暖的。
农村医疗条件较差,农民防范意识薄弱,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强,为打好农村“防疫战”,罗田县白庙河镇潘氏祠村第一书记彭威大年初一就返岗工作。争分抢秒排除隐患,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积极利用党务工作微信群、流动喇叭等宣传载体,将疫情防控科普知识传传递到“寻常百姓家”。连日来,彭威和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地毯式排查本村武汉返乡人员29户41人,做到底数清、情况熟,每天上门回访,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排忧解难,消除后顾之忧。
“虽然在家隔离,但彭书记他们时刻关系我们,没有隔开我与村里的感情,我相信我们很快就会战胜疫情”,武汉务工返村村民江某说。
和彭威的勇往直前一样,蕲春县还有一对“逆行”父子兵。父亲程宏是该县狮子镇富沟村工作队员,儿子程璠狮子镇柳树村第一书记,疫情防控启动以来,父子俩主动向组织递交“请战书”,双双“逆行”,与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并肩作战,连续十多天没有下“火线”。
在战疫一线,第一书记既当“宣传员”“战斗员”,又当“后勤兵”“勤务兵”,全力以赴做好农村服务保障工作,为疫情防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防止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扩散,从1月30日开始,武穴市花桥镇41个村采取交通管控,虽然有效控制疫情蔓延,但是给村民外出带来一些不便。
怎么办?花桥镇赤湖桥村第一书记伍小刚第一时间做起村民的“代购员”。李大爷家要3斤五花肉、2斤排骨;张大妈家要一袋板蓝根、3颗莴苣……从2月1号开始,每天早上7点半他都要带着长长的购物清单奔走于商超和药店为村民一一采购,然后在一家家的“包邮”送货上门,对家庭困难的村民他还会免费赠送。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时刻做好有战必回的准备;作为第一书记,当好村民的勤务员是我得责任。”面对群众的赞誉,伍小刚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黄冈市1155名驻村“第一书记”第一时间出征,扛起党旗冲锋在第一线,全力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为基层群众守好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稳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