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万余农民山沟里庆丰收
图为:湖北日报记者陈勇通讯员孔帆升摄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周鹏通讯员孙方成孔帆升柯国强)昨日上午,秋风送爽,碧空万里。通山县南林镇石门村格外热闹,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会场庆祝活动在此举行(如图),万余农民齐聚一堂同享丰收的喜悦。
清晨,村民早早就来到了会场,舞台下方看台上、旁边的山坡上,万余村民挤了一层又一层,他们手挥着小红旗,场面十分壮观。上午,省、市领导和通山县主要领导走上台,端起装满五谷的筲箕,将粮食倒进粮仓,喻示着五谷丰登,在省领导宣布下丰收节开幕。
来自咸宁六个县市区的代表队,分别登台表演了有地方特色的节目,通山县的山歌,赤壁的《呼了》以及通山的民俗舞蹈《赶雀仔》等,精彩节目伴随着丰收的喜悦,现场的农民脸上乐开了花。
湖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肖伏清表示,全省“菜篮子”产品供给平稳,农村“双创”方兴未艾,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从平原湖区到丘陵山区处处展现丰收景象。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20万个,系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近20万人,今年全省粮食产量预计将超过500亿斤。“这比过年还要热闹!”该村村民夏小倩一家人正在为客人准备午餐,她时不时从窗户瞄一瞄会场拍一张照片,她说,家乡举办如此隆重的活动还是头一回,她希望家乡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她说,她和丈夫本来在浙江打工,去年看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便决定留下来,与父母将家里打造成农家乐,今年最多一次接待了13桌客人,平均算起来,每月可挣1万多元。“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红安县丰收节首办红薯产业论坛
发展红安苕不能光用“苕劲”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梁传松 通讯员毛红平)昨日,以“红安红土地,红苕红天下”为主题的2019红安县农民丰收节暨中国红薯产业高峰论坛活动在红安县经济开发区举行。
红苕学名甘薯,红安属低山丘陵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特别适于生产优质红苕。“红安苕”已成功申报全国第一个甘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红安苕区域公用品牌。目前红薯常年种植面积7.5万亩以上,年产15万吨,产值3亿元左右,占农业总产值的11.6%。
国家甘薯创新体系专家、江苏徐州市农科院研究员马代夫在论坛上表示,“红安苕”品牌已有一定影响,要在品种、外观、品质上进一步提升,才能让“红安苕”长期红下去。展望未来方向,他认为,中国已是世界第一甘薯大国,产量占全球68%,不宜再盲目扩大面积,而应通过绿色健康种植、开发新的加工方式、拓宽销售渠道等,专注提高产出效益,让甘薯成为更好的富民产业。
数说丰收
●全省夏粮总产量保持在90亿斤以上,夏油总产量211万吨,亩产突破150公斤,实现历史新高。
●中稻长势良好,增加60万亩以上,为全年粮食丰产打下了基础。
●新增稻渔种养面积91万亩,达到680万亩。
●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 全 总 体 合 格 率 为99.5%。
●农产品加工业上半年产值增长10.3%,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5%以上。
●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1元,增长9.1%。
(数据来源: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