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后勤部长”
——吴先恩一家
吴先恩(1907-1987),湖北省黄安县紫云区四角曹门(今河南新县)人。1926年投身革命,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以“不死就要干革命”的人生信念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参加过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历任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军需处处长、总兵站部部长、红九军供给部部长、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供给主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华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湖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湖北省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副司令员、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后勤领导工作30多年,始终保持和发扬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好作风,是我军后勤战线上的卓越领导干部。
艰苦朴素的“后勤部长”
吴先恩经常告诫家人“国家的钱是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他的一生主要从事军队后勤工作,在北京军区副司令位置上,担任后勤领导30多年,始终保持和发扬了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一生和钱打交道,虽然经手的钱财无数,但从不为自己谋求利益,不以工作之便搞“近水楼台”、不私自拿一条毯子、一件衣服,更没有留下任何遗产。他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脚穿草鞋,身着粗布军装,在最艰难时和同志们一样煮树皮、吃野菜,始终和广大指战员同甘苦、共患难。他平时生活十分简朴,在家中穿的衣服都是打过补丁的,沙发套是用了20多年的破毛巾和浴衣改制的。
小故事:1976年7月,河北省唐山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波及天津市和北京市。这时,吴先恩在外地,不在北京。当他得知家里的烟囱被震倒后,就问:“向哪边倒的,伤着、吓着邻居没有?”得知是向院内倒时,还一再叮嘱他的儿子一定要去看看邻居。在翻修房子时,吴先恩亲自审查图纸,压缩了一些标准较高的设计,一再降低规格,节省经费。
尚俭戒奢的好家风
将军的一生,尚俭戒奢,廉洁齐家,对待自己的子女也一样严格。
三年困难时期,吴先恩任北京军区后勤部长,掌握着物资分配调度大权。但他家也和普通百姓家一样,一切凭票供给。由于营养不良,他的女儿全身浮肿。
1962年,吴先恩的儿子吴铁壁高中毕业,又遇蒋介石准备反攻大陆,在上大学和祖国需要的选择中,报名入伍。吴先恩积极支持儿子:“当兵就要当好兵。一是当步兵,二是上前线。”他把儿子调到准备参战的部队。吴铁壁回忆说:“从小时候起,父亲就经常给我们讲《红薯地里埋银元》和《一元钱党费》的故事,教育我们干干净净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公私分明,勤俭节约。”
临终不忘党的好将军
1986年9月,吴先恩病危。他对儿子和医生说:“我的病可能治不好了。我死后,遗体解剖,把病搞明白,为救治更多的人积累经验。”他还嘱咐子女:“丧事从简,能为国家省一点是一点;不准干涉组织对他的评价;不能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叶落归根,将骨灰洒在大别山。”
1987年3月15日,吴先恩从昏迷中清醒过来,不顾病痛的折磨,以超人的毅力,用了近两个小时亲笔写下了遗书——《向党告别》:
亲爱的党,我是您从苦海中拯救出来的,并把我引进了革命队伍的。60多年来,在毛主席、在党的领导教育下,锻炼成为一个革命战士。但我对革命工作没有做出成绩,辜负了党的教育,在我将要离开党的时候,我衷心希望中央更加紧密的团结,率领全党全民向资产阶级自由化作斗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四个现代化更快的发展……
我在北京军区党委领导下,做了多年后勤工作,但也没做出成绩,对不起党委,对不起同志们……
在我将要离开党的时候,是多么想念党,想念我的战友啊!
1987年11月1日,吴先恩在北京逝世。
吴先恩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一生。担任军队后勤工作的50多年,一贯勤勤恳恳,廉洁奉公,艰苦朴素,为人民解放军后勤战线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种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家风也让他的子女为此而终身自豪
拓展:
红薯地里埋银元
1928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处于低潮时期。这年秋天,工农革命军第七军被敌人围困在王湾的山林里。三天来,党代表吴焕先和三十多名赤卫队员除了就地弄点野菜、地瓜之外,别的什么吃的也没有,处境相当艰难,敌人戒备森严,要突围出去也不容易。
黄昏的时候,吴先恩带领一小队队员去采集野果,路边一片红薯地,但战士们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尽管肚子饿得咕咕叫,也没有谁提挖老乡红薯吃的事。当晚,派出去侦查的人回来后,部队准备突围,党代表吴焕先对部下说:“我们遇到了特殊情况,今晚突围前允许大家到老乡的红薯地里,每人扒两个红薯充饥。”有人说:“违反群众纪律怎么办?我们不吃那两块红薯,照样突围。”吴焕先心中有数:“大家去吧,吃饱了才有劲突围,才能保存革命的火种!百姓的损失,我有办法补偿!”当晚,部队吃了红薯有了力气,成功地突围下山去了。
三个月后的一天深夜,部队再次来到王家大湾。
进村一看,家家户户紧紧关着大门,正当他们紧急的时候,村西走来一位老人,把官兵们请进自己家,热情地招呼战士们。他说:“三个月前,红军被白军包围在西山上。山上有我一块红薯地,我老担心红军会把它吃光。过了几天,红军突围走了,白军也滚蛋了。我捞起锄头,急匆匆就上山去了,心想赶紧把红薯刨回家藏起来好过冬,兵荒马乱的年月,把好吃的东西放在山上,总叫人不放心。上山一看,红薯果然少了一大片,我想准是红军吃了红薯。没想到,我一刨,哦!一个白布包,里面包着5块白洋!布上还写着两行字:老乡,我们是红军,因为要同白军作战,吃了您的红薯,附白洋5块,请收下……”
一元钱党费
1936年2月,吴先恩担任红四方面军一兵站部部长。他带领一群红军战士在翻越党岭山的时候(党岭山是红军翻越的大雪山之一),发现了很多冻僵了的红军战士的遗体,天上下着大雪,遗体已经被雪覆盖住了。这时,他们发现,在一个雪包当中,高高的举起一只手臂,这手紧攥着。吴先恩走上前去,把手扒开一看,手里面握着一个党证和一枚银元。他把这个党证打开,上面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入党。这个时候,很多红军战士就明白了,吴先恩也明白了,很多红军战士留下了热泪。
吴先恩就说,志海同志,你安息吧,你向党组织交的最后一次党费,我们一定把它交给党组织。
(根据吴先恩回忆资料和鄂豫皖苏区历史纪念馆关于吴先恩的报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