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做绣鞋 留守妇女家门口挣票子

2019-01-12 21:34   刘余 黄蕊 李明

红安网消息  进入冬季,乡亲们田里的农活也就忙的差不多了,正是冬闲的时候,不少老乡都会选择出门打短工。然而在红安县太平桥镇,听说乡亲就靠着一双巧手,在家门口就能鼓了腰包,到底是啥手艺呢?咱们赶紧去瞧瞧。

这些天,在太平桥镇红安绣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寿仙的家里,乡亲们可是一刻也没歇着,忙着在年底前赶制一种传统的猪鞋。纳底、穿针、引线,这一根绣花针和五彩的丝线在大伙手里灵活的穿插,不一会的功夫,就变成了花样百出的精美图案。刘寿仙说,这种猪鞋是用传统的红安绣活绣制而成,除了寓意吉祥,还款式多样,不过却相当考验绣活,要用最精致的丝线和十多种针法,历经多道工序才能制成。

红安绣活是传统民间刺绣工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今,历经世代传承,用红安绣活做成的绣品除了图案多变的鞋,还有不少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的鞋垫。

在太平桥镇,每天都有一二十个乡亲在忙着绣制。她们大多是周边村里的一些留守妇女趁着冬闲的时间,就结伴来到镇上跟着刘寿仙老师学点绣活。

村民刘金香说:“我一个月能做四五双,自己还要绣花,还有其它的,做好的成品就卖到刘老师这里统一销售,好多人都到她这里买。”

乡亲们说,用红安传统绣活做成的鞋,纳的都是“千层底”,鞋底相当厚实,而且面料都选自红安大布,经过一针一线的层层缝合,鞋也经久耐穿,冬季防寒保暖更是必备。

村民刘银华说:“我的姐姐她们的里孙外孙都是穿这个鞋,透气、吸汗, 小孩穿上脚比较柔软。”

穿着舒适,外形美观,红安绣鞋也以绣工和针法的难易程度来论身价,每双的价格从80多到200多不等,这几年还借着电商平台远销到了全国。而当地乡亲也靠着在冬闲时做绣鞋、绣花鞋垫,在家门口鼓了腰包。

村民刘幼仙说:“我一个月复杂的做20多双,简单一点的一天可以做一双,一个月可以卖2000多元。”

现在,刘寿仙还在太平桥镇上开设了绣活传习所,每年还会不定期的举办培训班,让更多的乡亲一起加入进来,传承和发展红安绣活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