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闻网(通讯员毛红平 李富荣)“为了决战四季度,早日完成年度目标,目前已投资2.3亿元启动了二期工程,,生产线布置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标志着全国第一条全自动免漆门生产线现已正式投产。”11月6日,红安县新型产业园湖北千川门窗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
11月7日,黄冈市委常委、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到联系帮扶企业——湖北斯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进行走访调研,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奋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红安县委、县政府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贯彻实施“五个一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聚焦建设“实力园区、生态园区、幸福园区、红色园区”,全力决战“四季度”,推进“四大行动”,唱响“突出环保、推进改革、激活投资”三部曲,加快实现年度目标。
突出环境保护,走绿色发展之路。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源头严控”,严格新上项目准入门槛,累计否决能耗高、资源消耗大的项目86个、杜绝污染类项目56个;严把环评关口,新型产业园实现了化工企业零入驻,园区规划环评、企业规划环评覆盖率达100%,建设项目环评率达97.9%。63家企业共投入1.58亿元用于污染治理。今年以来,共计投入1721万元,对园区裸露山体11个板块进行复耕复绿。强力整治滥采滥伐,查处碎石料加工6处(已拆除2处、采取断电措施3处,正在处理1处),黄砂石料堆放点13处(已取缔6处、7处正在处理)。切实加大污水达标排放企业巡查巡检工作力度,已巡查巡检投产企业165家。聘请武汉三镇管道疏通专业团队对园区截污干管进行机器人检测,已完成截污干管检测21公里,核心区污水管网建设10项、管道疏通16公里。大力开展环保执法,查封违法企业7家(其中移交公安机关2家),断电企业7家。投入2.3亿元建设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4万吨/天,一期1万吨/天的园区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建成污水收集主管网27公里、收纳管网117公里。总投资约3.53亿元、日处理生活垃圾700吨的垃圾发电厂正在建设中。
深入推进改革,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个一批”(做大做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解困盘活一批、调整压缩一批、依法退出一批)工作,助力千川门窗、强大包装等59家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开利轻纺、尤尼科等19家企业解困盘活;加快腾龙换鸟,引入新的市场主体消化闲置厂房38.72万平方米;通过“三个一批”(约谈一批,盘活一批,清退收回一批)盘活低效闲置土地,目前己开工建设21家,动工面积1600余亩;盘活低效用地企业25家,盘活土地900余亩;清退企业5家,注销土地证5本,面积300余亩,其他9家即将启动司法程序。截止目前,26家重点企业完成技改投资6.5亿元,16家企业计划追加研发投入申请专利、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注重激活投资,走夯实发展底盘之路。该县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顺应新形势新变化,始终抓牢项目投资引擎,不断夯实发展底盘。元至9月份,园区新增落户企业50家,落户企业达到465家;新增投产企业47家,投产企业达到279家(其中工业企业249家);新增开工企业35家,在建企业达到75家;充分发挥产业基金效应,撬动一批优质项目落户新型产业园,初步形成了以力神电池、千川门窗、强大包装、红珊瑚药业、夸克新材料等重点企业为引领的新能源、家具、印刷包装、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突出四个紧盯,即:紧盯政策导向、紧盯园区特色产业优势、紧盯延链补链、紧盯市场需求,全面打响年度目标冲刺战。” 红安县经济开发区主任阮磷说。
元至9月,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15亿元,增长9.13%;新增规上企业2家(申报待批14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00家、累计完成产值42.52亿元、增长13.52%;累计完成税收5.1亿元。仅湖北千川门窗有限公司元至9月份就实现产值3亿元,完成税收1375万元,同比指长200%。园区建设与发展呈现基础更牢、总量更大、经济活力更足三个特点。
( 责任编辑:张金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