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报道】科技引领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2016-08-10 19:31  

红安网消息 张沛灏 韦希帆 张倩 李涛 陈其松报道: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新型产业园找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加快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真正成为了我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湖北塑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过去主要生产汽车电池软包及汽车配件,近年来,该公司新引进两条生产线,通过自主创新,打破了日韩在电池软包塑金材料技术上的长期垄断,产值由3000多万元增加至近2亿元。

张倩说:“我手上拿的这片薄薄的铝塑膜,是用于电池的软包材料,我拿在手上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但就是这样一样材料,标志着我国在这项技术上打破了日韩的长期垄断。有效降低了我国锂电池的产品成本。使国家在相关技术安全得到保障,又增一样国产科技产品。”

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尝到了科技创新甜头后,去年该公司在政府支持下成功挂牌科技版,借助资本市场,扩大创新成果。

湖北塑金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李阳说:“在产品研发方面的话总计投入有2400万,光研发人员、研发车间就将近1200万,购进新设备、新材料24台套,研发时间占到总工时的三分之二,现在已经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正是企业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增强了园区的竞争力和应对经济下行的能力。位于园区的朗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空气净化器,从研发设计到加工生产,全部由公司自主完成。

朗逸环保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董事长钟仕林说:“像这里面的风道设计包括产品的软件设计我们都是自己来完成的,风道设计都属于要不断的研发不断的设计,需要不少的专利,像这个已经有几十个专利了,这个都是我们用自己的知识产权加工的,都不是给别人代加工的,我们每年研发的投入大概占到年利润的40%左右,每年投入在1000-1800万仅在研发这一块。”

中小科技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更具灵活性,他们将研发课题市场化、模块化、专业化、产学研一体化,进行小规模研究,有效分散风险,加快科技研发速度。中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该公司通过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在红安建立了由7名院士组成的专家工作站进行产品研发升级。

湖北中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凡念说:“我手上拿的这两款塑料袋就是我们与华中科技大学院士工作站一起开发的一种产品,它与我们现在使用的不一样在哪里呢,我们这种新材料的是在一个月就可以达到完全降解,它现在降解的成分就和我们的树枝、木材降解的效果是一样的,最后就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为了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我县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其中,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目前,该公司正在着力降低产品成本,利用政府在科技创新和环保产品上的政策、资金支持,让环保型塑料袋走向市场。

湖北中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凡念说:“新产品的研发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和人力的投入,也离不开创新环境,在我们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开发区的大力支持。”

由于区位优势明显,产业配套完善,优惠政策叠加,创新氛围浓厚,我县高新技术企业由2012年的1家增长至16家,且大部分集中在园区。2015年12月24日,红安新型产业园被省人民政府授予高新产业园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