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戎装守家乡 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

2021-05-07 20:38   红安县融媒体中心   朱婵 马飞 李明

红安网消息  一位曾在西藏边防的退伍老兵,脱下戎装,返回家乡,经过自己的奋力打拼,如今他成为了一名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他就是红安县兵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绍长。

在红安县高桥镇张家田村的一片山坡上,记者见到了罗绍长,他正在牛圈里查看新生小牛的健康状况。

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就跟着妈妈开启了户外运动模式,罗绍长养牛一直采用军事化管理,无论严寒酷暑,每天牛群都必须要进行户外体能训练。

红安县兵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绍长介绍说:“这里有五六平方公里范围,这一两百头牛就在这个范围内活动。我们今年已经屠宰了30头,60元一斤。 我们这个牛生长速度慢,三到五年才能出栏。”

罗绍长是红安县高桥镇人,1991年,他离开家乡入伍当兵,后自愿申请到西藏边防。2012年,罗绍长脱下戎装离开军营,几年后,回到了家乡。

罗绍长说:“回来以后就以养牛为主,搞一个种养结合的模式,因为张家田村是我们这里的一个特困村,总想把规模做大一点,帮助的人更多一点,想法很简单。”

创业艰难守业更难,返乡后的第三年,罗绍长就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资金链断了,农场停摆,他一夜白了头。这个曾经走过边防路吃过边防苦的铁血男儿,回想起那段日子依旧很感慨。

罗绍长说:“亲戚朋友都借遍了,有好多听到我打电话就好像我是要借钱。我们是当过兵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坚持!我们当兵的,总想有块根据地,这应该是我建立在农村的一个根据地,这个阵地要坚守。把这当成一场硬仗在打,攻山头!”

前二十年戍边卫国为国家尽忠,后二十年返乡创业为家乡尽孝,这是罗绍长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返乡时,国家开始实施精准扶贫,他就把自己当成了冲锋陷阵的兵。

罗绍长说:“我们高桥镇政府知道我的情况,帮助我贷了200万产业发展贷款,资金更加宽裕,发展产业不再缩手缩脚。反过来,我们这么些年,我们每一年都要给打工人发放近百万的工资,增加土地流转费用。”

回乡五年,罗绍长创办的合作社发展社员148户,通过产业扶贫、入股分红、打工收入、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带动123户300多人脱贫。

高桥镇张家田村村民王早明说:“这个人蛮好的,心眼好,有困难的人在这找事做,他就要这些人做,照顾这些人。”

听党指挥、能参善谋、敢打硬仗,人虽离开了部队,但罗绍长依旧保留了军人的本色和习惯。

罗绍长说:“在部队平常我也有记录的习惯,回来后搞农场,我就把每一天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特别是一些好的想法,养牛这块我是着重用心的,想把它做成完整的闭环,从生产育种育肥,到后面的加工销售。”

厚厚一沓笔记本记录了罗绍长返乡创业的点点滴滴,同时也写满了他对未来的期望。

罗绍长说:“党中央号召的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更要积极响应,更要走在前面,当一个排头兵。我们想尽一个老党员的义务,把我们的力量再发挥一下,给党的百岁生日献礼,坚守根据地,新长征,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