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政策暖人心 一封书信表恩情

2019-01-16 20:36   本网综合

红安网消息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红安县有3000多户困难群众喜迁新居。近日,家住城关镇竹林新村的12岁少年胡振园写了一封信,想寄到北京,寄给党中央。那么这封信写了什么,这封信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城南小学六年级学生胡振园正在家里认真做作业,平日里,小振园对文学感兴趣,一有时间就会看看书、写写日记。前几天,小振园把过去几年来自己家的变化和自己的感想,写在了一页作文纸上。

他在信中写道:“我们家经济条件这么不好,党中央也没有放弃我们家,还派了许多扶贫领导来帮助我们家......免费扶贫医院治好了我妈妈的胃病,花了两个月时间为我们家争取到了一栋房子,捐出巨资给爸爸买了一辆三轮电动车,还给我买了一个新书包。”

信中没有华丽的词藻,还透着些许的稚气,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小振园的感激之情。

胡振园告诉记者:“因为这些扶贫领导帮了我们家很多忙,而我现在也不能回报他们,所以我就写一封信,想感谢他们。”

胡振园一家四口以前是胡家河村一组村民,一家生计全靠父亲胡春长种植蔬菜维系。2017年,小振园家被认定为贫困户,由县体育局驻胡家河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徐立春包保。

县体育局驻胡家河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徐立春介绍:“当时他们家分到我包保后,我和工作队就一起去入户,了解他们家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因病致贫的。胡春长(家)大儿子有智障,老婆有胃病,当时房子是租的,白天进去,屋里黑漆漆的,下雨的时候就漏雨。”

说起那段日子,小振园的父亲胡春长还记忆犹新:“ 没有搞精准扶贫之前,生活过得非常困难,一年到头几乎就是叫吃得饱没饿着。原来的屋是土胚房,特别怕下雨、下雪,就怕把屋压垮了,到晚上小孩害怕,大的哭,小的叫,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是好。”

要让贫困户顺利脱贫,首先要从解决眼前困难开始。为了帮助像小振园家这样的贫困户,我县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兴建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7年9月,按照相关政策,小振园一家在竹林新村分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新房子,一家人彻底告别了居无定所的生活,搬进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社区。

房子解决了,生活经济来源靠什么?扶贫先扶智,扶贫包保干部和村干部根据小振园父亲胡春长自身实际,鼓励他学习种植蔬菜。目前,胡春长已经是胡家河蔬菜种植合作社成员,租种土地6.5亩,2018年仅靠种菜就有2万多元的收入,再加上教育补助、低保金、易迁户光伏产业分红等各项政策,全家合计就有3.5万元的收入。

解决了住房,解决了生计,日子一天比一天好。2017年底,小振园一家在一系列政策帮扶下,通过自身的勤劳苦干,顺利脱贫,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胡春长说:“ 村委会、包保干部考虑到我家的经济收入,给我买了一个三轮车,得到了方便。医疗扶贫对于我家庭来说是很大的帮助,媳妇的胃病也治好了;教育扶贫方面,我孩子读上了书;产业扶贫,带给我经济上好大的收入,日子是越过越好,以后生活更有信心。”

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仍在继续,扶贫包保干部和村干部纷纷表示将继续关注小振园一家的生活,让更多像他家这样的脱贫户早日奔小康。

城关镇胡家河村党支部书记胡功森表示:“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把上级党委‘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监管’的一系列工作要求,一如既往地贯彻下去,把我们蔬菜种植产业扶贫的路继续走好,让孩子将来都有出息,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党。”

胡振园在信中这样写道:“这些扶贫领导给我们家带来的方便有很多很多,估计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代表我全家人给这些扶贫领导说一声‘谢谢您们,您们辛苦了’。我现在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社会好公民,找一份好工作,来报答党中央的这些扶贫领导,也会好好地报答父母和亲人对我的养育之恩。”